旅游管理实训建设

       九江学院旅游管理实验教学中心自2009 年被江西省教育厅批准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来,牢牢把握示范性建设的目标与方向,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持续增加实验经费、场地和设备投入,积极探索实验教学改革的新思路,坚持用创新的思维推进实验室管理与运行,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一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概况
旅游管理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始建于2002年,2009 年被江西省教育厅批准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该中心拥有餐饮服务实验室、客房服务实验室、鄱阳湖生态旅游仿真实验室、茶艺实验室、导游服务虚拟仿真实验室、航空服务虚拟仿真实验室、航空服务模拟训练仓、旅游职业形象设计实验室、Opera 数字酒店管理软件实验室、珠宝鉴定实验室、旅游规划与策划实验室等11 个专业实验室,实验总面积1600 ㎡,实验设备总值380 余万元,开设了近150 个专业实验项目,每年承担5 万人次以上的教学任务。中心能充分满足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导游、空中乘务等相关专业的实验教学工作。中心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实验教学与管理人员队伍,其中专职实验教师20 人(教授3 人,副教授10 人),专职实验师3 人,兼职实验教师7 人。在专、兼职实验教师中, 有3 人获得江西省第七批中青年骨干教师称号,90% 以上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全部拥有行业资格证书,40 岁以下占比为80%,学历、职称和年龄结构相对合理。

       二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与发展
       (一) 实现了实验教学理念的根本性转变
旅游管理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建设过程中,坚决贯彻“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是高校实验教学研究和改革的基地,引领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的方向”的中心任务,紧紧围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性人才的培养目标,深入研究实验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认真探索多样化的实验教学模式和方法,把实验教学中心作为学生探索精神、科学思维、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基地,从根本上改变了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的传统观念,形成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统筹协调的理念和氛围。近年来,实验教学中心承担了越来越多的专业课程实验教学任务,实验教学课程或实验教学内容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比例不断提高,部分专业的占比高达25%,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得到了师生的一致认同,实验教学效果稳步提升,《餐饮服务于管理》、《茶艺调酒》等实验课程在学校实验教学比赛中屡夺佳绩。

       (二) 优化了突出专业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实验教学体系
本着建立一个“专业特色、创新思维、实践性强”的旅游管理综合实验平台的总体目标,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积极推动实验教学改革,坚持以专业素养和能力培养为核心,积极探索构建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为一体、课内与课外教学为一体的、多层次、多模块、相互衔接的科学系统的实验教学体系,整合分散建设、分散管理的实验室和实验教学资源[2],建成了基础型、综合型、研究型、网络以及仿真演示实验等五大实验教学平台,实现了实验教学以基础与验证性实验为主,以演示实验、仿真实验为辅,又能开展设计、综合性与创新性实验,突出了专业性、实践性和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三) 进一步改善了实验教学条件
学校高度重视旅游管理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与发展,2009 年以来,先后投入实验室建设经费330 余万元,新建了航空服务模拟仿真实验室、导游服务模拟仿真实验室、职业形象塑造实验室、鄱阳湖生态仿真实验室、Opera 数字酒店管理软件实验室、珠宝鉴定实验室、旅游规划与策划实验室等7个专业实验室和一个航空模拟训练舱,使得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功能更加完善,示范性和带动性明显增强。

       (四) 有力地促进和支撑了旅游学科与专业建设
旅游管理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作为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为实验教学和科研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保障了人才的专业培养质量,也大大促进了旅游学科与相关专业的建设与发展。以此为依托,我校旅游管理学科被批准为江西省“十二五”省级高校重点建设学科,旅游管理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和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旅游与国土资源学院教师发表相关实验教学论文10 余篇。

       (五) 有力地促进了专业人才的培养
旅游管理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积极面向学生开放,充分利用晚上、周末、节假日以及未排课的时间,通过提前预约的方式,为学生的课程实验、专业技能实操等提供便利与服务,也会视情况为实验学生安排指导教师进行辅导,有效保障了学生课余实验的效果。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还是旅游与国土资源学院学生礼仪队、茶艺队和导游队的定点培训基地,也是旅游管理专业、酒店管理专业和导游专业学生参加各级各类专业技能大赛、挑战杯、互联网﹢等比赛的赛前训练场所,通过周密的安排和有针对性的指导以及专业化服务,旅游与国土资源学院的参赛学生屡获佳绩。中心还积极对接社会及行业的需求,为本地旅行社、酒店、景区等工作人员在职培训提供场地和师资,促进了地方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的提升。

       三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实验教学与管理人员队伍还相对薄弱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现有三名专职管理人员,其中一人为地理教育本科毕业,另外两人专业教育背景为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硕士毕业,其教育背景与旅游管理学科的跨度比较大,因此除了常规性的管理工作,无法更好地承担专业性较强的实验室规划、建设与发展工作。专职实验教师中,三十五岁以下的人员占到了总数的70% 以上,受制于家庭、理论教学以及职称等个人发展等方面的因素,他们外出进修交流的机会比较少,实验教学研究能力与经验相对缺乏,总体上旅游管理实验教学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二) 实验教学创新能力还有待提升
创新能力是实验室建设与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关系到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先进性与示范性,更关系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效果。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学校和学院也非常重视实验教学创新工作,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创新性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但创新在本质上是人的思维观念和知识能力的显著性提升,所以实验教学中心的创新能力主要取决于实验教学与管理人员。由于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实验教学与工作人员相对比较年轻,对社会和旅游行业的接触和了解不够广泛深入,专业领域的实验教学研究能力不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创新能力的提升。

       (三)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信息化程度还不高
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信息技术给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影响。旅游管理专业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实践性和创新性,与行业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在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过程中,数字化的设备、网络化的教学手段、智能化的技术与场景展示,可以形象逼真地模拟各种旅游活动场景,直观有效地增强对旅游行业的即时了解,实施更加便捷及人性化地实验教学组织与管理。由于受到实验室建设经费的制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近年来在设备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方面投入明显不足,2010 年投入使用的导游与航空服务虚拟仿真实验室因技术原因现已无法升级,缺乏软件的二次开发功能,实验效果无法有效提升。实验室管理的数字化网络化系统还有待于进一步优化升级。总之,提升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信息化水平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四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创新发展的思路
       (一) 强化创新意识,加强教学研究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要牢记使命和中心任务,始终把创新放在建设和发展的首位,努力创新实验中心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经费筹措渠道、人才引进模式、实验教学理念。实验教学的创新能力根本上取决于实验教师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因此,要探索和营造推动教师实验教学创新的意识与氛围,加强对外交流,鼓励教师到高水平的旅游专业实验中心和旅游企业学习取经,多参加高水平的实验教学比赛,扩大专业视野,深化对旅游行业的现实认知,看到差距和不足,进而激发创新的原生动力。要引导和鼓励相关教师申报各级各类实验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并以此为平台,积极开展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组织、教学研究评估等研究,开展跨学科实验教学项目研究;开展仪器设备的自主研发和更新改造,开展实验技术方法的创新研究[3]。

       (二) 加强实验教学团队建设,提高实验教学水平
教师是实验体系的主体,建设一支高素质、结构合理的实验教学队伍是实验室建设的核心和根本[4]。首先,要以实验课程或项目为纽带,组建实验教学团队,通过政策引导和制度约束,鼓励团队成员定期开展实验教学研讨,加强实验教学交流与沟通,积极推进实验教学改革与研究。其次,要了解每一位实验教学人员的基本情况,及时关注和解决他们的工作诉求,帮助制定合理的进修和提升计划,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途径,加强他们对旅游及相关领域相关现状和趋势的了解与把握,通过培训、短期学习、行业挂职等形式,进一步提高实验教学人员的业务能力。最后,要注重多种形式引进高水平的旅游行业或社会专业人员,作为兼职实验教师,充分发挥他们丰富实践经验和行业素养,推动旅游管理实验教学与行业社会需求更好地对接。

       (三) 加强数字化智能化建设,提高信息化教学与管理水平
数字化、智能化是旅游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方向,对于中心的示范性发展意义重大,必须高度重视,强化投入,加快发展建设。经过前期周密的市场调研,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将积极争取校内外相关实验室建设经费,论证建设旅游ERP 实验室和旅游虚拟仿真实验室,开发使用专门的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加快实验中心智能门禁系统改造,加强与各数字体验式教学系统方案专业提供商的交流与合作,加快推进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信息化、科学化和现代化管理,提高信息化背景下旅游管理实验教学的效果。

       (四) 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提高实验室利用效能
实验室开放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实验室资源,充分发挥实验室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为学生提供自主发展和实践锻炼的空间,是提高仪器设备利用率的有效措施[5],高度契合了当今时代共享的发展理念。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将在前期实验室开放工作的基础上,认真总结经验,深入听取相关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完善实验室开放管理机制,积极实施网络化、智能化管理,逐步将开放范围和对象由专业师生扩大到全校师生和社会及行业相关人员,并以此为抓手促进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对外交流与合作,扩大社会影响力,提高资源设备的利用效能和社会贡献度。

时间

2022-05-05 11:50


栏目

行业动态


作者

admin


服务热线

18752593665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