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现实技术在“模拟导游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导游员需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解决突发事件的能力。《模拟导游实训》作为高等教育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讲解能力和带团能力。文章分析了传统旅游实训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弊端,重点介绍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旅游实践教学的优势,提出基于虚拟现实技术旅游实训教学实现路径。

组织旅游专业学生前往旅游景点,在实际的景点和线路中对学生进行讲解实训是提高学生导游讲解能力的最有效途径。但是,由于此项活动花费较多,也受到诸多其他条件的限制,教师不能组织学生多次反复到景点进行现场教学。此外,传统教学方法教学主体单一,由于教师只能通过PPT教学,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学生为主导的互动教学模式无法实现。

一、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导游实训教学的优势分析
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Reality,简称VR)是集计算机技术、传感与测量技术、仿真技术、微电子技术等为一体生成三维立体人工环境,通过运用多种传感器和可视化设备作用于参与者,使得参与者进入并融入虚拟空间,获得交互性地体验和感受,并与虚拟环境中的人、事、物进行互动交流。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导游实训系统是由技术人员将各个旅游景区建模,教师通过操作软件将各旅游景点搬进教室,学生如在身临其境的环境下进行观摩与学习,还可以通过交互系统模拟解决实际景区带团服务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与传统导游实训教学相比,虚拟现实技术具有巨大的优势。

(一)实现了虚拟和现实的结合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教师可以将实训所需要的各个现实场景搬到实验室来,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手段和考评方法。教师和学生身处教室之内就可以畅游景区各个景点,学生可以完全进入景区环境和道路,通过对景点的直观感知实现对知识点的牢固记忆,不用再死记硬背导游词。

(二)实现了教师和学生的结合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通过讲解和亲身示范使学生获得较为正确、直观的学习感受,进而通过与学生一起讨论实训方案,给学生分解实训任务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操作能力,真正实现“教师引导、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此外,教师还可以预设景区的固定线路,或根据教学效果设定若干自由线路,学生根据教师设定的固定线路选择合适的参观路径,进行实际模拟讲解练习,将所学知识充分融会贯通。除了锻炼导游讲解技能之外,学生还可以在教师点评时,通过观摩其他同学实训情况,及时对照自身,总结和改正在语言组织、讲解表情及肢体语言方面的问题。这种教学方式的课堂主角是在虚拟现实中进行实训的学生,教师教学则转变为示范和对学生表现的点评,这种学习方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也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导游技巧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实现了课上与课下的结合
课上时间通常有限,学生进行导游实训的时间和内容会有一定的局限。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导游实践教学,学生在系统内可以自由选择景点、线路等教学内容在课下进行反复练习,学生还可以几人一组通过自我录制视频和即时回放,发现并纠正自身问题,教师也可以随时调取和回放学生实训情况,进行集中点评。此外,学生还可以在软件资料库利用丰富的教学内容观看图片或视频资料,进行自学和练习,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导游实践教学的实现路径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导游实训教学需要做大量的工作才能完成,其核心是虚拟演播室的建立和导游实训软件的开发。

(一)建立虚拟演播室
1.虚拟演播室工作原理虚拟演播室是在计算机图形技术和传统视频色键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其工作原理是将摄像机拍摄的图像和计算机生成的三维图形实时地进行合成,然后形成新的画面。传统色键抠像技术拍摄时,摄像机移动,背景不动,拍摄对象不够真实。采用现代虚拟技术合成的画面拍摄时,摄像机与背景同步移动,前景与背景实现实时叠加,合成后的效果非常逼真。虚拟演播室免去了传统布置背景的麻烦,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通过计算机仿真模拟出虚拟的环境,再利用人机交互手段实现与真人影像结合,从而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
2.建立虚拟演播室相关硬件配置要求虚拟演播室的硬件部分要求较高,在传统摄录的配置和基础上,引入虚拟系统设备。传统摄录设备包括摄像机、切换台、延时器、色键器和其他辅助设备等,虚拟系统设备主要由摄像机跟踪识别设备、图形工作站等组成。

(二)导游实训软件开发
1.前期准备和采集资料
虚拟导游实训系统构建的前期需要录入景区和内部交通等大量图文资料。我们需要在每一个需要建模的景点进行多角度真实取景,要获取各个景点各个角度详实的基础资料。其次是进行素材贴图的采集。拍摄图片时要精确、清晰、详尽,采集清晰度高的图片资料用于后期模型贴图及其制作。最后将搜集的资料进行分类,为以后的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2.对各个景点建模
(1)首先是对景区的地形地貌的进行建模。由于整个景区的地形是我们在布置各个地面上物体的基本依据,要根据在采集到的数据和资料,比对实际的地形地貌,对整个景区的地形进行详细比对,建立虚拟模型。
(2)其次是对景区地面上的实物进行建模。针对景区地面上不同建筑物体、树木、花草的不同结构,我们一定要采用不同的方式构建虚拟模型。比如对于箱体式建筑物,我们可将其看做是由不同面组成;而对于树木花草这些从不同角度看都较为相似的物体,我们可以将其看作是由两个相互垂直的平面组合而成;对于一些更为复杂的对象,特别是有着特殊构造的古代建筑物群,我们一定要采用多细节层次技术进行较为综合的设计和表达。
(3)对环境模型建模。在虚拟系统中,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假设这个虚拟景区场景中只有几个虚拟建筑物和植物,整个场景会显得太不真实,影响体验感受。我们需要给不同虚拟环境设置不同背景,比如添加不同地表和天空,这样的场景就能够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真实体验感觉。
(4)场景的交互相关设计。在交互设计中,碰撞检测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部分,这对整个虚拟系统的真实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虚拟系统中,在不同场景漫游中的动态物体与静态物体之间,或不同类型动态物体之间进行交互的基础就是碰撞检测。我们在构建系统时,必须考虑及预判不同场景中的各物体之间是否发生碰撞,这样才能不与现实背离。

三 结语
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导游实践教学,极大地提高了导游专业实践教学的现代化水平,为高素质的导游员的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国内某些高职院校已经建成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导游实训室,并且由技术人员开发制作了当地导游资格考试景点线路,配备解说词,大大提高了导游专业学生导游资格考试过关率。但据笔者调查,受到各种因素制约,许多高校目前均未建立虚拟导游实训室,也没有专门人员进行旅游线路设计和景点导游词的软件开发工作,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前景广阔。

时间

2022-08-02 17:13


栏目

行业动态


作者

admin


服务热线

18752593665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