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3D仿真导游实训室的《景点讲解》课程应用研

       近年来,随着视频处理技术的不断成熟,3D视频技术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生活中。在教学过程中,相比传统的平面图像和视频,3D技术的运用能够最大程度地还原现实场景,尤其在今天需要体验式教学的课程中,学生需要最大程度地沉浸在场景中,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景点讲解》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是主干科目,也是国家导游资格证考试的重要环节。设置这一课程,就是为了培养该专业学生具备基本的导游素养及带团时所必需的讲解技能及其他相关技能及知识,以实现其今后与旅游企业岗位的无缝对接。而基于3D仿真导游实训室的《景点讲解》课程,就是这类课程的一个现实应用。

       一、国内仿真导游实训室的运用
       国内近几年陆续有学校投资建设相似实训室,以帮助教师和学生进行更好的体验式教学。多所院校引入虚拟演播室技术,通过现场拍摄的办法制作成旅游线路影像资料,嵌入进虚拟演播室,为导游课教学创设了一种仿真的情境,使学生在室内就可以像在实景中那样训练导游讲解技巧,节省了人力、物力,还可以不受天气条件制约,全天候地进行训练,保证了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

       通过基础调研不难发现,各种类型的仿真导游实训室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最大优势,解决了走进景点上课与学生安全之间的两难问题。学生只需在学校的实训室里,就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与景区景点的实地感受无二,既规避了拥挤的旅游客流,摘选出了景区景点的全貌,提升了学生学习的效率,又最大程度上地保证了学生的人身安全,让教师能真正全身心投入教学,而不用分心兼顾复杂环境下学生的人身安全,学生也能安心观察景区景点的相关知识点。可见,此类仿真导游实训室,真正突破了传统教学手段的局限性,同时又增强学生的学习获得感。

       二、基于3D仿真实训室的课程教学转变
       (一)教学设计的转变
       基于前文的描述,3D仿真实训室能够带给学生很好的沉浸式体验。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有别于传统教学过程的教学思路。传统课程一般使用图片和2D视频,能够给学生展示的空间范围相对受限,因此,教学中往往针对某些细节给予较多的关注,对景点的整体布局和把控有所忽视。使用了3D仿真实训室后,教师需要对教学进行重新整合和设计。从以往来看,《景点讲解》课程的开设和教材的选用上,主要参考了导游资格证的考证需求,课堂中偏重讲授理论知识,强调学生记忆和背诵,学生获得的知识单一。因此,在教学设计阶段,需要整合多种教学资源。从导游应具备的各类景点讲解技能技巧出发,贯穿导游服务全过程的各项相关事务处理,涵盖导游需要掌握的所有导游服务知识及应急问题处理能力。宏观考虑学生应学应会的技能。同时,结合《旅游学概论》《导游业务》等相关课程,做好课程交叉融合,让学生能够融会贯通。

      (二)教学过程的转变
       1. 3D教学资源提升学生的创造性
传统教学中,由于受多媒体教学资源和外出实地教学不便的限制,学生往往感觉学习较为枯燥,容易产生学习倦怠。通过3D仿真实训室的使用,尤其是本地仿真资源的加入,能够让学生在实训室先进行全景仿真练习,在熟练掌握景点特点和各个细节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理解,并结合现有的解说词进行创新,发挥个人的创造力。有了仿真实训室的实训基础,在业余时间有针对性地实地考察,就能迅速找出自身的不足,进而加强回顾学习。而教师在该过程中,应强化学生的个性化指导,以免出现知识性的偏差。

       2.全场景的渗透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景点讲解是一门具有审美价值的口语表达形式。这种形式需要借助有声语言和肢体语言,因而更需要在课堂上既讲授有关理论又要加强口语练习,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传统的教材和资源往往是通过一个个知识点进行讲授,学生学习时,前后内容往往被强行分割,形成断点,使得学生在实景中无所适从,在语言上出现断层现象,不能将知识点有机地串联起来。而通过沉浸式的3D仿真教学,教师和学生就跳出的传统教材和资源的种种限制,可以就教学内容进行全场景的模拟实训,通过全过程的体验,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时,将知识融会贯通。

       3.增强情景体验提升学生的自主能力
传统的情景教学是基于单一的图片或视频进行的,经常会出现需要学生自己通过想象完成相应任务的情况。这时,学生由于受自身知识所限,不能将情景完全正确地反映在脑子里,导致任务完成的结果与实际有所出入。
而通过3D仿真实训室,能够改善传统情景教学的不足。3D仿真实训室的全景虚拟展示能反映出实景中的各种细节,学生通过对细节的捕捉,参照原有教材,对所学内容进行丰富和补充。同时,借助互联网,在景区更新布景设置时能第一时间得到相应信息,防止出现因照搬教材产生的信息滞后问题。学生能够直观感受到3D仿真实训室的增强情景体验带来的优势,转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三)评价体系的转变
       对于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传统的课堂中教师会进行随堂提问或测验,同时将成绩记录在学生的过程性评价中。这样的评价体系较为单一,大多面向教师的成绩统计,不能及时将学习效果反馈给学生。尤其是随堂提问,学生对于遇到的问题往往只能产生一时的记忆,在课后回顾时有可能就将之遗忘,而得不到很好的巩固。而同时开发的嵌入式评价系统,能与实训室的教学系统进行有机整合。学生每次进行的测验都会被系统记录,其中,错误的题目会被明显标识,以在后续的学习中加以巩固。这样的评价体系充分贯穿学习的全过程,能够让教师全程跟踪学生的整体学习状况,并根据个性化的差异进行个别指导。学生得到的及时反馈和教师的全程监控,使得学习内容能够被充分消化。但在学生互评阶段,系统还有所欠缺,对于小组化学习模式,不能及时进行组内讨论、优化等过程,需要后期进行二次开发。

       三、课程应用效果及反思
      (一)课程应用效果3D仿真导游实训室带给学生一种全新的沉浸式学习体验。通过课堂中对于景点的虚拟全景展示,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实景中的细节,并通过及时反馈的评价系统,串联起传统教学中相互分割的知识点,真正做到对所学内容的融会贯通。在后期的企业实践中,学生能够快速回忆起实训场景,并与现实相互对应,缩短了适应期,从而将精力更多地转向与游客的沟通中,学习应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快地成长为优秀的人才。
教学模式的改变给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需要对传统教材进行二次开发,教师在模式转变中从“导演”变成了“编剧”,能够更加清晰地理解和构建课程的走向,并督促教师从原来单一的书本教学更多地走向实景调研和实训,从教学源头做好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同时,通过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提升了对课程的认知高度,提高了自身的专业水平。

       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看,基于3D仿真导游实训室和转变后的教学模式,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技能素质,能够做到与企业用人的无缝对接,完成直接可用人才的培养。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开发更加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改变原来较为被动的合作局面,通过高质量人才的输出刺激企业的积极性,促使双方进行良好的沟通交流。

      (二)课程反思现代旅游产业发展迅速,旅游业已然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支柱性产业之一,急需大量的高质量的旅游类专业人才。伴随着大众旅游时期的高潮到来,培养优秀的导游员是职业院校迫在眉睫的任务。3D仿真导游实训室投入使用之后,带来的就是各种变革,其中转变后的教学理念能够进一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提升学生的综合讲解能力,提高授课效率,满足教学要求,同时,又能满足旅游行业对旅游专门人才的直接入职的要求。

时间

2023-01-18 15:36


栏目

行业动态


作者

admin


服务热线

18752593665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