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红色”研学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一)

        基于革命老区所留下的丰富红色文化资源设计科学的地理研学旅行实践活动,对促进学生知行合一能力提升、深化学生家国情怀有重要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融人思政因素和红色文化资源,既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切实需要,也符合新时代对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培养要求。

        地理教学因其特有的学科性质而被作为中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通过结合地方特有的地理教学资源,深人挖掘其中具有典型性的革命精神和红色文化,不仅有利于培育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深化学生的地理认知,还有利于促进学生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学生发自内心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家国情怀。

        研学旅行作为学校组织学生以生活中的事物为载体开展研究性学习和体验式教学的一种新形式,近年来得到一线地理教育工作者的青睐,已成为学生联系理论与实践的主要途径,也是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标志着各地中小学研学旅行开展进人了新的阶段。但受教育发展程度、教学理念更新等因素的影响,各地研学旅行开展水平参差不齐。此外,一些研学活动在设计时未能深人挖掘带有地域特色的典型地理事物和现象,同时缺失红色文化和革命精神的有效融入,使得研学实践和思政教育的融合水平大打折扣。因此,如何有效利用地方资源优势,将地理教学与思政教育融合,开展对学生具有吸引力的研学活动是当前研学旅行设计亟待解决的问题。

        许多革命老区依托独特的地理位置而形成,因此开展“地理+红色”研学活动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资源条件。然而,有的革命老区受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较低、区域通达度不高等因素影响,其地理研学资源和红色文化还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周边学校地理研学旅行的开展也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因此,需要构建完整的研学旅行策划知识体系,在充分考虑学生实际需求的基础上,将地理实践与思政教育有效融合,从而促进具有地域特色的红色研学案例库的建设和开发。

时间

2024-01-10 16:24


栏目

行业动态


作者

admin


服务热线

18752593665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