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研学旅行人才培养构建路径

        面对研学旅行人才极度紧缺的现实困境和未来可期的研学旅行蓝海市场,按照“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如何保障培养质量”的思路构建了研学旅行人才培养体系框架。该培养体系可以表述为:为达到培养懂教育、精旅游、会实践的研学旅行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了教师资格证、专业技能证书等“多证书”的毕业要求,构建了研学人才培养的全新路径。

        一、开设新专业或新方向,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2019年,根据《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管理办法》和《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中有关增设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专业的内容,直接反映出从教育政策层面,开设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专业是立足发展实际、丰富育人体系的现实需要,尤其是对于旅游类院校或者已开设旅游类相关专业的院校,在新增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专业时要明确人才的培养目标,突出育人的特色化、差异化。

        二、改革课程体系,丰富教学内容

        根据研学旅行专业“旅游+教育”的特征,这就要求研学旅行人才的培育不能再遵循旅游类的课程体系,教学的内容也要随之不断丰富。其中课程体系可以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研学旅行专业知识、教育学及心理学基础知识以及旅游类相关专业知识,这样所构建的课程体系涵盖了研学旅行的认知与产品开发、研学旅行工作人员岗位职责、中小学学生身心发展、研学旅行中的实践应用、旅游资源与文化等内容。

        三、培养专业化双师型的师资队伍

        可通过内培、外引的方式培养一支既具有扎实研学旅行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研学旅行实操能力的“双师型”教师。内培以校内现有专业教师为培养对象,同时鼓励专业教师利用寒暑假常态化地赴相关研学旅游类企业进行顶岗锻炼,在实践中提升对研学旅行的认识,积累相关经验,提升实操能力。外引以相关企业人才为对象,实施兼职教师特聘岗计划,聘请研学旅游经验丰富和自身修养水平较高的企业人才担任兼职教师,定期为院校学生授课。

        四、提升校政行企融合度,拓宽人才培养渠道

        高职院校在开展研学旅游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加强与教育事业主管部门、文旅事业主管部门、有关文旅行业与企业的合作联系,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校企合作基地共建、人才培养机制互通等方面进行融合,从政府层面、学校层面、企业方面以合作为目的出发,集中为研学旅游人才的培养提供全面保障。从政府方面,可以结合当地教育和文旅资源禀赋,适当出台相关政策,引导学校与企业、行业进行合作,服务研学旅游人才的培养、实习和就业;从企业方面,可以通过开展校企合作的方式进行招生,例如采取共办订单班的方式,在学校和企业共创研学指导师培养基地,通过企业进行的研学实践项目,让在校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研学旅行的方方面面,早日丰富起学生对研学旅行专业的认知。同时,学校要紧跟研学旅行行业的发展大趋势,及时更新教学方式方法,积极引领学生在理念上的高度认同。

时间

2023-06-26 14:06


栏目

行业动态


作者

admin


服务热线

18752593665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