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客房服务与管理》行动导向教学设计原则
一、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原则
一节优质高效的课堂不仅需要精巧的教学设计,还需要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中,因而,发挥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作用是高效课堂的产生前提。在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设计中,需要遵循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转变师生角色,让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索知识,教师由向学生传授知识转变为组织协调课堂活动。在课堂上,学生拥有更多的机会来发表观点以及展示操作技能,使课堂氛围变得轻松愉悦,学生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能更好的掌握知识和技能,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主要负责把控学习方向和整体教学进度,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并为学生提供自由的成长空间。
二、职业行动能力原则
为提高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在培养学生时要综合考虑社会发展需求,使学生具备相应工作岗位的职业行动能力。为了使学生在日后的工作中具有更强的竞争力,以培养学生能胜任未来酒店工作岗位所需的职业行动能力为原则进行教学设计。
三、过程导向原则
传统的教学流程基本按照教师讲授,学生倾听,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最后由教师总结出教学重点和内容。但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设计不仅注重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体现岗位工作任务的过程性,而且强调完整的教学实施过程,所以形成了将客房工作过程作为课程内容的重点,以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为步骤的完整行动过程。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以解决工作任务为目标,运用多种方式搜集完成任务的相关信息,通过小组合作制定行动计划,选择最优化的解决方法来完成工作任务,最后对整个行动过程和行动产品进行评价和反馈。在这种模拟执行职业情境中的各项工作任务的行动过程中,能够使学生有预备地接触和体验工作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提升专业操作技能,而且能够加深对专业的认同感以及职业归属感,为将来成为一名优秀的客房服务人员做准备。
四、关注情境原则
教学情境能够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传统的课堂教学更注重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把握,对实际工作场景和工作流程展现较少,传统的教学方式会使学生对未来所从事的职业感知度降低,难以在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运用之间建立联系。因此,在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设计中关注情境原则是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创设与实际工作相关的问题情境,做到教学情境岗位化。目前中职学校在教学中无法完全复制工作场景,但可以最大限度的借助校企合作平台,充分建设专业化的实训教室,运用客房虚拟仿真教学实训软件,让学生在真实的模拟情境中完成从学习者到工作者的角色转变,提高对职业的认知,完成符合质量标准的工作成果,并在此过程中获得职业综合能力的工作经验。
时间
2024-01-26 14:30
栏目
行业动态
作者
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