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感知视角下的研学旅行

        一、情境感知的内涵

        情境即某个事物存在或某件事情发生时的环境,可用来描述某对象存在的环境。传统意义的情境包括主体、客体、地点、原因和时间五个要素。教育教学中的“情境”重视调动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情感,认为在教学中引入情境可以促使学生产生情绪体验,获取知识。从研学旅行角度来看,情境包括研究性学习情境和旅游情境。其中,旅游情境是地理环境和行为环境的产物,能够刺激旅游者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变化。

        旅游情境包括两种类型:一是旅游氛围情境,是指对旅游者心理的影响,是旅游者需要的主观映射;二是旅游行为情境,是指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的行为表现,是一种操作性情境。感知是指人类大脑在接收来自外部的情境信息时,对这些信息进行获取、领会、甄别与整理的过程。可见,情境感知是大脑对环境产生认知的一种方式。

        二、情境感知与研学旅行的关系

        情境感知与研学旅行有较高的适配度。首先,情境感知理论解释了情境与感知之间的关系,人在与情境的互动中对所听、所看的一切物体和现象进行感知,加深对该物体和现象的认识。情境感知借助客观存在的一切物体和现象激发学生的认知,促使学生对某物体和现象产生自己的主观感受。

        研学旅行是在各种各样的真实情境中开展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开展学习,在不同的情境中会产生不同的感受,掌握各种知识。多元化的情境内容能够使学生获得丰富的、不一样的体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的发展。研学旅行的目的就是使学生在旅行过程中获得知识,在真实情境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时间

2023-12-27 14:35


栏目

行业动态


作者

admin


服务热线

18752593665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