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1+X”证书“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体系

        一、依据学生就业方向与行业企业需求把握课程开发要点

        在课程开发中,须把握“以数字化思维为导向,夯实实践操作技能,培养接待管理能力”的课程开发要点。在课程结构设置中,保证实践课程占据较大的比重,以此实现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巩固;在课程内容设置中,保证数字化思维和能力的培养贯穿课程始终,以此实现学生数字化应用能力的提升;在课程教学设计中,做好酒店行业实际学习情境与学习任务的设计,引导学生扮演好“酒店管理层”角色,并保证管理理论教学与职业技能教学的统筹安排、同步实施,以此实现学生运营与管理能力的培养。

        二、结合“1+X”证书确定课程人才培养目标

        结合证书的选择,将“面向生产前线”和“面向社会生产”两个方面的要求贯穿人才培养过程,将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多证融合课程人才培养目标设定为面向住宿业、餐饮业的服务、营销、运营及管理岗位群,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具备数字化思维和技术应用能力,能够从事酒店、餐饮及民宿等其他住宿新业态和高端接待业的一线部门岗位群的运营服务、基层督导、中层管理等岗位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三、基于核心技能要求构建课程矩阵

       结合人才培养目标维度,明确典型岗位,整理出学生毕业时需要掌握的专业核心技能,将核心技能进行分解、排序、整合,汇编出能构成课程体系的内容,再将知识点与考核标准融入课程标准、课程内容及教学实施,以实现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及素质目标的有机结合。同时,将学生需要达到的能力指标设置为基础、拓展、进阶、提升阶段,对学生核心技能掌握的递进层次进行了明确的划分,进而使课程框架更加清晰。

        四、基于课程矩阵形成课程体系

        将课程体系主要划分为平台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核心项目化实践课程四大模块,平台课程指的是初识酒店或接待服务行业入门的课程,对于学生的核心技能要求最为基础;专业基础课程指的是学生步入此行业需要掌握的基本素质和特定要求的课程,更多注重的是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专业核心课程指的是学生需重点学习和掌握的专业最关键技能要点的课程,对学生的核心技能要求最多且难度更大,也是学生选择就业岗位的先决条件;专业核心项目化实践课程指的是巩固和创新类的课程,由于本专业的学生大二阶段在外实习,因此该类课程在大三年级开设。
 

时间

2024-03-08 16:05


栏目

行业动态


作者

admin


服务热线

18752593665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