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措施

高职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对资金有着大量需求,若仅凭借学校自身力量,那么不但会加大学校资金压力,还会使建设时间较长。因此,在具体建设过程中,高职院校应该开拓思路,拓宽资金筹备渠道,加大创新力度,加强与相关企业的联系,获得社会支持,并通过相应方式创造自身效益,以此来有效解决资金不足问题。

其次,促进建设形式向着多元化发展。高职院校还应该充分发挥旅游专业优势,建立校属单位。以酒店管理为例,高职院校可以建设校办酒店,在前期阶段,学校需要投入一定硬件设施,并通过对专业人员的聘请,对市场分析、经营思路以及经营模式等进行专业指导。在校办酒店投入运营之后,高职院校可以让旅游管理专业师生凭借员工身份进入酒店,打破传统教学模式,让教师通过现场指导,保证每个学生都可以受到相应指导,并引导其有效结合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在实际训练过程中,可以采取轮岗的方式。

高职院校应该将就业当作导向,在充分了解市场情况的基础上,以旅游行业内在规律为依据,对校内实训基地进行合理建设,这也就意味着高职院校应该保证实训基地内的经营环境、设备设施以及消费需求等都和实际企业相同。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适应社会环境与工作岗位,为其日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同时,要想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高职院校还应该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对校内实训进行标准化与规范化管理,并在综合考虑旅游岗位与企业流程的基础上,合理布置实训任务。

除了上述校内实训基地,高职院校还应该对校外实训基地进行优化,并做好监督管理工作,保证学生可以通过亲身实践得到一定收获,从而促进学生健康发展。首先,对合作单位进行合理选择。对高职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而言,在筛选合作单位之前,应该制定科学、合理的资质选择标准,并在选择过程中严格依照这一标准,与有着一定规模、管理制度完善、运营情况良好、社会责任感高以及实习管理规范的相关企业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真正做到宁缺毋滥。同时,要想与这样的企业保持长期合作关系,高职院校或者是旅游管理专业学院的工作人员应该加强和企业的交流、沟通,促进双方相互了解,并在这一基础上,建立牢固信任关系,逐渐拓宽合作范围,最终把相关企业发展成协作型的实训基地。这种实训基地主要有真实感强、训练内容多样化以及建构成本低等优势,在具体实训过程中,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可以促进自身实践能力、交际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提升,并积累一定工作经验,有利于其毕业后更好适应工作岗位。

在对实训基地进行建设时,不仅要重视硬件设备,还要重视软实力,即应该建设专业素质高、实践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团队,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理想实训效果。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努力提高指导教师的综合素质。一方面,高职院校应该通过定期培训的方式,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同时,还应该通过安排教师到相关企业中进行锻炼,让其了解到行业发展动态,并促进其实践能力的提升,使指导教师真正成为双师型教师,从而更好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学生。
 

时间

2024-03-20 14:39


栏目

行业动态


作者

admin


服务热线

18752593665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