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背景下“酒店管理”课程改革的问题

        一、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与当前酒店的发展不相符

        当前我国酒店行业趋向集团化、国际化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在发生变化。酒店业对人才的要求不仅只是具备某一岗位的技能和知识,更需要职业素养高,有管理技能和外语沟通能力的高层次专业人才。职业院校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培养的学生往往对某工作岗位的操作工作较为熟练,但对需要进一步沟通、组织管理或外语交流的工作难以胜任,研究和创新能力也比较缺乏,这也凸显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缺乏动态调整、滞后酒店行业发展上的问题。

        二、专业课程“双师型”教师的匮乏

        职业教育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取决于教师,尤其是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及经验和过硬的实践操作技能的“双师型”教师,这是当今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的要求,也是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特点决定的。然而,目前国内“双师型”教师严重匮乏,对于高质量发展职业教育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高校内“重学历”“轻履历”的风气依旧盛行,专业课教师普遍缺乏行业实践经验,缺乏对行业的深入了解;而企业兼任教师一般是聘请企业职业经理人,大多数由于日常工作繁忙,无法全身心思考如何提升教学效果,达不到教学的目标。

        三、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

        课程的考核及评价对教学的质量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有力保障。许多院校制定了校企合作课程考核评价要求,但仍采用传统模式为主,以考勤加闭卷考试方式考核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此种方式更偏重对理论知识的考核,且考核主体单一、缺少量化评判标准、缺失过程性评价,不能真实反应学生对技能的掌握情况及考查学生的职业素养。

时间

2024-05-17 14:23


栏目

行业动态


作者

admin


服务热线

18752593665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