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酒店管理专业教学面临的问题

        一、在宏观层面,新文科理念的核心要义是要构建以育人育才为中心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新格局,培养的是中华文化的传承者、中国声音的传播者、中国理论的创新者和中国未来的开创者,这就从新的高度提升了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要求。而反观现有的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依然没有真正意识到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在立足实际中进一步提升未来发展的可能与潜力,比如经常出现的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脱节的现象,这其实也是没有抓住新文科建设要义的体现。

        根据信号传递理论,党的二十大传达了构建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体系是推动教育强国战略的精神内涵,酒店管理专业本身经过长期的建设探索已经形成了固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发展路径,在当前市场对专业人才需求越来越精准的状态下,很多高校的酒店管理专业往往面临守正创新与价值引领不能有效统一的困境。

        二、在中观层面,很多高校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没有立足所在高校的自身实力与特点,在培养计划安排、课程类型设置与课程学时安排上只是借鉴与模仿,没有从全局的高度来综合考虑自身的师资力量、学情特点和专业特色,忽视了自身的优势与长处,这往往会给学生带来专业学习无所适从的感觉。

        部分高校的酒店管理专业建设发展方向仍然不够明晰,既希望大力提升专业的学术研究水平,获得高质量、高等级的学术研究成果,同时又希望可以加强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但实际上很多高校的酒店管理专业无法有效地两者兼顾。

        三、在微观层面,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虽然也在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和技术条件不断进行调整,但部分课程的理论与思政元素结合不够紧密,在某种程度上还存在生拉硬扯、牵强附会的现象。

        以课堂为载体的教学设计核心是学生,这个课堂其实包括校内课堂与企业课堂两部分。校内课堂主要考虑如何让学生更好地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但实际上部分课程依然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频次较少,不能有效调动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导致课程实施效果大打折扣;企业课堂的建设是旨在提升学生对专业学习的认同感,根据中国饭店协会的调查,学生最希望了解当前就业市场的状况、企业能够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指导等内容,但实际上受限于合作企业自身的工作安排,企业课堂的学习效果也比较有限。当然,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也不是将指挥棒全盘交给学生,任课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否合理有效,教学节奏是否快慢适当、校企合作是否紧密都考验着教师的教学智慧与综合素养。

时间

2024-06-24 14:11


栏目

行业动态


作者

admin


服务热线

18752593665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