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视角下“模拟导游”主题式教学的原则

        一、发展性原则

        教学模式的应用目的在于优化课堂,促进教师和学生能力的发展,在主题式教学模式的课堂中可以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方式进行工匠精神的渗透,在学生合作探究进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教师扮演的角色是课堂的引导者,学生是主体,应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实现自我提高,主题的确定和教学活动的设计等都使教师的专业能力得到提高。

        二、双主性原则

        传统教学中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填鸭式教育难以培养建设现代化国家所需的专业人才,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提出“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将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表明新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遵循主体性原则,主体性其实是双主性的体现,即工匠精神理念下的主题式教学模式在课堂中的实施应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的双主作用。根本来说,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而教师主导性是建立在学生主体性基础上的,二者相辅相成。

        三、整体性原则

        教学模式本身就体现出整体性的特点,是在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建立起来的一种相对稳定活动框架,也是为完成教学目标,实施教学内容而采取的一定的教学方法与形式。教学模式是将教学活动各要素串联起来,是对各要素进行的宏观把握;教学模式是有序和可操作的一种教学形式,一般包括理论依据、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实现条件、教学评价五部分内容,这使教学模式区别于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且相较于其他教学模式,主题式教学模式有其独特之处,即整个课堂的教学内容和课堂活动都围绕着一个主题展开,主题的内容和思想贯穿整个课堂,在主题式教学的课堂中,借助主题情境,学生对知识的认识是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的,对学生能力的提升也是快速的,最终达到工匠精神的渗透上。

时间

2024-07-08 16:10


栏目

行业动态


作者

admin


服务热线

18752593665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