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导游》研学实践教学

        《模拟导游》课程的研学实践主题要符合中职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学生学情和专业特点,知识与技能并重,让学生去全面认识旅游行业、深度体验导游工作。同时,在导游工作过程的体验中要侧重对职业角色的认知、职业素养的培育和职业理想的塑造。《模拟导游》课程研学实践主题应符合专业实际,丰富《模拟导游》课程的实践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目前,研学市场中存在缺乏教育情怀、不懂课程教学等突出问题,往往将文旅资源简单等同于研学资源,降低了研学旅行的实际价值。然而,想要将文旅资源转化为研学资源,将旅游行为转变成研学实践,设定可探究的研学目标就显得十分关键。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研学实践目标需要体现本专业学生发展培养的需求,落实特定的行业价值观念、关键专业能力和必备职业品格。提高中职学生专业实践效果的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

       充分挖掘利用旅游资源,开发人文类、自然类、综合类等多种类型的研学实践产品,使研学实践的价值得到最大化发挥与体现。景区景点、户外活动基地、综合实践基地、博物馆等都可以作为研学资源。但选择研学资源时应与课程的教学目标相匹配。

      《模拟导游》研学实践内容的选择与线路的组织是整个研学实践方案设计中最核心的部分,它是达成研学目标的基础和载体,也是研学评价的主要对象。确定研学内容实际上就是选择哪些旅游资源或者文化资源作为研学对象,并以何种线路来组织这些资源,最终利用所选择的资源设计出一个完整的研学实践方案。研学路线需要规划好从研学实践开始到结束的整个过程,要做到合理、便捷地连接多个研学实践目的地。研学路线的质量对整个研学实践有很大的影响,开展研学实践之前,要进行实地考察,充分挖掘研学资源,选择一条研学价值大、费用合理、安全可靠的研学路线。

        研学评价是保障研学实践目标达成和检验研学任务落实情况的重要环节。应遵循全面性、表现性和科学性的原则,采用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定性评价是根据学生在活动中的个性化表现以及研学实践活动的成果展示进行的评价,定量评价是根据各项评价指标采用量化打分和加权平均值的方法来赋分进行评价方式。此外,采用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式更有利于评判学生的研学成果。

时间

2024-08-01 16:51


栏目

行业动态


作者

admin


服务热线

18752593665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