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模拟导游”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学习兴趣较低,专业认识不足
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是适应社会和行业发展变化、伴随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和对人才的迫切需求而发展起来的专业,旨在为旅游行业输送大量的优秀人才,为我国旅游业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就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中职学生的年龄较小,对旅游行业的了解较少,缺乏对导游实际工作场景的感官体验与认知,再加上大多数中职学生的知识基础较为薄弱,在学习“模拟导游”课程的理论知识与相关技能时存在困难,很难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影响学习效果。
二、课程目标功利化,影响教学过程实施
课程目标有着重要的导向功能,教师在设计课程教学时应明确目标导向。中职学生未来的发展一般分为两个方向,即就业和升学。而无论是在毕业后直接从事旅游行业的工作,还是进一步深造,学生最终都要步入就业市场,因此必须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及能力。目前,“模拟导游”课程目标定位具有明显的应试和功利主义倾向,一些教师将取得导游证定为终极目标,忽略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同时,“模拟导游”课程的实施需要广大教师在实践中自主摸索,缺少课程标准的指导。
三、教学实践活动少,影响学生职业能力提升
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模拟导游”课程强调实际操作,这就意味着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开展充足的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到实地参观或是在学校的微型景观和智能模拟导游综合实训室进行体验,这样学生才能学到真本事。
四、教学评价形式单一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能够有效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主要目的是检验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知识、教学目标是否达成。目前,大多数中职学校在“模拟导游”教学评价方面还存在问题,主要体现在侧重结果性评价而缺少过程性评价,即以期末考试成绩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不注重对学生的平时作业、课后反馈等进行评价。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很容易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导致学生逐渐丧失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时间
2024-08-08 14:09
栏目
行业动态
作者
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