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PPPS模式下模拟导游实训课程教学中的问题梳理

        模拟导游实训课程是高职导游专业核心课程,将理论和实践融为一体,旨在使学生从实践训练中掌握导游工作必备的基础知识及服务程序和规范,使其初步具备独立带团能力。该课程的开展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导游职业能力。现基于BOPPPS视角下对模拟导游实训课程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梳理。

        一、教学目标不明晰

        BOPPPS模式的课堂中,教师在正式授课前会清晰地向学生传达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对本节课教学内容、重难点等有初步的了解,以便学生对于本节课的学习有明确方向。目前模拟导游实训课程中,教师在课堂前对于教学目标的下达不清晰。

        二、教学过程无前后测

        BOPPPS模式在教学开始前会对学生知识储备情况进行前测,在教学后会对本节课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后测。目前模拟导游实训课程中,没有明确的前后测要求,教师缺少对学生的学情分析。对于学后测试,教师通常在学期结束时安排统一测试。模拟导游实训课程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所以在课程开始之前,教师有必要了解现阶段学生的能力水平,以便能够在课堂中及时调整自己的授课方式。同时,授课之后需要得到学生对于授课内容掌握情况的及时反馈,以便后续课程的开展。

       三、教学评价单一

        BOPPPS模式在每节课新课授完之后会对课程内容进行评价,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从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两个维度进行评价,评价要具有客观性原则。目前模拟导游实训课程中对于教学评价的方式单一,且很少有教师会对每节课进行评价,大多是在学期结束后,教师依据学生的导游模拟讲解进行打分,缺乏完善的教学效果评价体系。从教师层面,教学评价既能让教师了解自身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以保证后续教学方法的改进,也能了解学生本节课对于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从学生层面,教学评价可以让学生及时获得老师的反馈,使学生明确自己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以便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

        四、重讲解训练,轻思维引导

        BOPPPS模式强调学生在课堂中深度参与,模拟导游实训课程注重学生在实际讲解过程中获得旅游基础知识、导游服务技能的提升。基于这一目的,模拟导游实训课程尤其注重对学生模拟讲解的反复练习。但是,在练习过程中,缺少对学生讲解思维的引导,而且老师很少会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对自己现有问题进行深度分析,思考改进办法,只是进行反复的机械训练,教学效果往往不如人意。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反复练习,同时还需要引导学生对每一次模拟讲解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反思,从而提高自身的讲解技能。

时间

2024-10-11 14:01


栏目

行业动态


作者

admin


服务热线

18752593665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