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导游》实训课程实施效果提升建议

        一、树立“理实结合”理念

        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模拟导游》课程实施背景影响因素对实训课程实用性和实训课程友好性均呈现出正向作用。因此需要不断完善《模拟导游》课程实施价值和背景,秉承“理实结合”的理念,切实有效推进中职实训课程改革。各中职学校实训课程变革需要依据课程实践融合的特点、旅游业的变化及学生的水平等要求,确立符合实际的科学合理指导理念及合理的课程定位。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观念,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目的,树立“理实结合”的课程指导理念。将提高学生的旅游操作实践能力和旅游发展创新能力作为中职实训课程改革的两大着力点。
 
        二、加大实训课程投入

        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模拟导游》课程实训方案对课程友好性有正向影响,对课程实用性没有显著影响。《模拟导游》课程是职业教育中具有特殊意义的课程,课程顶层设计起到统领作用,在我国课程规划中,有必要增加对《模拟导游》实训课程的投入和支持。一方面,目前中职学校教师存在教育水平参差不齐、数量不足、专业水平差距大等诸多现实问题,进一步兼顾教师的实际水平与旅游服务与管理的专业发展需求。同时完善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将教师的学历、年龄和职称等进一步完善与优化。中职学校根据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未来就业岗位需求和市场发展,选拔和聘用高级人才和骨干教师加入《模拟导游》课程师资队伍,定期组织和安排教师参加培训与深造,支持和鼓励教师参加校企合作活动,学习旅游管理等实践经验。同时,聘请优秀旅游企业家、资深从业者担任学校《模拟导游》实训课程导师,为学生开展旅游讲座、实践指导,丰富实践教育类型。另一方面,学校应科学合理地加大《模拟导游》实训课程方面经费投入。进一步完善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模拟导游》实训室建设,定期对旅游实训室的虚拟仿真软件及技术设施进行更新和维护,满足学生在《模拟导游》实训课上的操作需求。
 
 
        三、组织高效参与活动

        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模拟导游》实训课程实施对课程实用性、课程友好性具有显著作用。各级部门应发挥机构和平台的作用,结合中职学生特点,对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模拟导游》实训课堂深入调研,如今中职学生成绩较弱于普通高中,但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展示出较高的水平。近几年中国旅游发展迅速,不断更新,对《模拟导游》实训课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模拟导游》实训课程的实施需要面向学生实际问题的解决,改变传统的实训课程模式,组织科学高效的实训课程参与活动。使学生沉浸其中,学有所得,学有所获,而不是单纯的操作流程,走马观花。同时将实践思维融入学校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优秀的旅游企业家和高级从业人员聘请为学校《模拟导游》课程的校外导师,帮助学生理解旅游实践的真正内涵,准确把握旅游学习和实践的相关内容。学校应将实训活动与学科竞赛、实践项目等活动有机联系和结合,通过实践活动对《模拟导游》课程实施进一步拓展。
 
        三、全面提升课程效果

        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实训课程实施结果对课程的实用性和友好性均有显著的影响。中职学校实训课程位于是职业教育体系的塔底,起到基础巩固作用,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实训课程起步较晚,传统的实训课程实施重结果而非过程,应对《模拟导游》实训课程背景、课程方案、课程过程和课程结果进行全程性评估。
 
        四、重视学生群体差异

        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的性别在变量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而不同年级的学生在《模拟导游》实施背景和实训方案上存在显著差异。现阶段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模拟导游》课程实施大多数是来按照培养计划进行,对于学生差异的关注尚有欠缺,因此,《模拟导游》实训课程研发和实施部门应关注学生的差异性,例如在进行《模拟导游》课程实施背景探索时,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阶段特征,设置具有差异性的课程环节,改进传统实训课程按部就班的学习顺序,适当考虑不同年级学习群体的差异要求。中职一年级学生刚进入学校比较陌生,处于从普通教育到职业教育的过渡时期,《模拟导游》课程的设置应着重激发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感受到技能操作的乐趣,从而增强课程的学习意愿。

时间

2024-10-16 16:05


栏目

行业动态


作者

admin


服务热线

18752593665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