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内容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内容未能对应智慧旅游时代行业企业对人才素养的需求
课程内容较多的应当以职业素养为导向,为根本的出发点,涉及经济类、管理类、旅游学类、心理学、文化学、营销学、美学、法学课程,未能形成自身的核心课程体系,多数学校把考证类的课程作为本专业的核心课程,甚至直接用社会与劳动保障部门的考证配套教材,忽视了整体培养目标。同时课程内容中又缺少相应的职业能力素养方面的课程,比如网络服务营销能力、信息收集和处理的能力,态度培养等职业素养类的课程,不能结合智慧旅游时代的特点进行合理化的设计,未能满足智慧旅游对人才全面素养的需求。
二、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课程严重缺位
有些学校的课程十年如一日的进行,未能及时进行修正,课程的适应性和创新性就无从谈起,更加不能反映时代特征。相对于学校课程的一层不变来说,旅游业是一个快速发展的行业,近年来已经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可谓是日新月异的变化。在当今的信息化时代,高新技术逐渐应用在旅游业,智能领航系统、智慧酒店、无人酒店、智能客房、自主入住等先进技术引入,使得整个行业的大发展与学校课程内容设置的严重滞后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导致了产学严重脱节,学生毕业即失业的现象时有发生,课程体系的前瞻性、适应性更加无从谈起。
时间
2024-10-29 14:27
栏目
行业动态
作者
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