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实践及人才培养面临的现


        一、招生存在困难

        当前我国旅游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国家的经济增长贡献颇丰,在此情形下,社会对旅游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需要大量优质的旅游人才充实到旅游行业中,推动行业规模的进一步拓展壮大。对于旅游人才的培养,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皆有所涉及,但二者培养的目标及侧重点不尽相同,虽然目前全社会对于职业教育的态度有了很大的改观,对其重视程度与日俱增,但倘若与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的弱势地位则显现无疑,职业教育所能获得的资金、物质及师资人才等方面的支持非常有限,部分高职院校甚至陷入运营窘境。高职院校与普通院校间明显的差距使高职院校很难招收到优质学生,其长期存在的生源不足的状况与问题,同样在旅游管理专业的建设与发展中也存在,招生难题成为该专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掣肘因素。

        二、课程设置欠妥

        旅游管理的应用性、实操性非常强,它不仅需要学生学习掌握相关的理论基础知识,更要求学生能学以致用,在实际情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鉴于该专业实践性很强的特点,即需在课程设置及学科教学中适当增加实践内容比重,但现实的状况却令人遗憾,大多数高职院校守持传统的教学模式,重理论轻实操,课程内容以理论解析为主,学生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放在知识的记忆与存储上,课堂教学是专业教学的主要形式,课外的实践则少之又少,院校受经费等因素的影响,校内实训室,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皆流于形式,学生缺乏实践经验的累积,只能纸上谈兵,陷入本本主义的学习困境之中。此外,专业中很多课程内容缺乏整体有序的设置部署,由此导致内容重叠、交叉的状况时有发生,比如,酒店管理、旅游经济学、旅游营销学等课程同时出现在基础理论模块与专业课程模块之中,内容知识的重复既是对教育资源的浪费,同时也是对学生学力的消解,其弊端所在可见一斑。

        三、教学理念滞后

        虽然,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已呈现出显著的新趋势、新特点,尤其是随着智慧旅游的迅速兴起,旅游产业迎来了全新的局面,鉴于此在旅游人才的培养与输出上也应与时俱进,积极加以调整创新,使之契合时代之需。然对行业发展的准确研判,仍然沿袭旧有的人才培育理念与模式,教师仅关注课堂教学,且以理论灌输与强化记忆为主要教学手段,牢牢掌握课堂主导权,缺乏对学生自主性、主体性的重视与尊重,师生之间关系淡漠、很少沟通,更遑论建立深厚的师生情谊。在僵化死板的教学形态下,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输入,学习热情与信心被逐步吞噬,求知探索欲望几近消怠,滞后的教学理念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教学效能的提升。

时间

2024-11-28 16:29


栏目

行业动态


作者

admin


服务热线

18752593665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