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专硕产教融合面临的问题
一、利益共同体打造难度较大
随着文旅融合不断深入,文旅行业主体众多,类型多样。产教融合培养旅游管理专硕研究生涉及政府文旅部门、文旅事业单位、文旅企业、高校等多元主体,而这四类主体的目标追求存在较大差异。政府文旅部门关注宏观调控,文旅事业单位注重文化保护传承,文旅企业追求经济效益,高校注重培养文旅人才。如何协调主体之间的诉求,最终形成目标一致的利益共同体,是深化产教融合培养专硕面临的首要难题。
二、产教融合平台支撑力度不足
产教融合平台是指高校与政府文旅部门、文旅事业单位、文旅企业共同建设的产教融合载体。当前常见的旅游管理专硕产教融合平台主要是研究生工作站、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等。传统的研究生工作站、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等产教融合平台,在运行层的规模方面难以做大,在实践的内容方面难以做深,在政策层面又难以在招生指标分配、教育教学资源配置、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等方面给与协同支持。在条件支撑上,产教融合载体成为支撑政府文旅部门、文旅事业单位、文旅企业、高校四类主体多元价值诉求的平台。
三、人才培养机制难以长效
从当前各高校旅游管理专硕产教融合培养的现实形势来看,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机制缺乏长期有效的运行保障,围绕旅游管理专硕人才培养的产教融合完整链条尚处于探索之中。旅游管理专硕产教融合利益共同体往往出现发展动力不足的情况。从高校角度而言,硕士生导师在学科建设过程中往往会感受到科研的重要性被忽视、投入度减弱以及学术共同体发展受到负面影响,进而对产教融合这一模式产生疑惑和抵触情绪,继而产生消极或抗拒行为。旅游管理专硕产教融合利益共同体在发展过程中往往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政府文旅部门、文旅事业单位、文旅企业、高校等四类产教融合主体,由于目标追求不一致,且缺失长效约束机制,容易导致各主体在合作过程中产生目标偏离,增加摩擦,最终使共同体名存实亡。
时间
2025-02-19 16:37
栏目
行业动态
作者
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