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背景下旅游管理专硕产教融合路径
一、打造旅游管理专硕产教融合共同体
对于文旅企业和高校旅游管理专硕点而言,产教融合利益关注点不同,文旅企业需要毕业即可用的应用型人才,高校需要学生毕业即得到企业认可接纳。检验旅游管理专硕人才培养模式是否有效,关键在于将不同利益主体纳入一个共同体之中,使各方主体利益诉求得到响应和满足。产教融合利益共同体意味着培养目标既要考虑文旅企业创新人才需求,又要兼顾高校旅游管理专硕点人才培养需要;既要发挥文旅企业培训资源的优势,又要弥补高校旅游管理专硕点教育资源的不足。产教融合利益共同体意味着打造产教融合培养旅游管理专硕人才的支撑平台,比如文旅产业学院、地方文旅研究院、产教融合旅游专硕企业冠名班等,由地方文旅政府部门、文旅行业企业、高校旅游管理专硕点等多个主体参与共建,围绕文旅产业发展、智慧文旅建设、文化传承利用等方面,培养适应和引领现代服务产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文旅融合人才。
二、构建旅游管理专硕产教融合运行机制
地方政府文旅部门、文旅事业单位、文旅龙头企业和高校共同成立培养方案专家小组,制定旅游管理专硕的人才培养方案,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践环节、论文写作、科学研究等具体内容上校企双方充分沟通商定。高校邀请校外主体参与旅游管理专硕招生考核工作,第一时间介入专硕人才选拔环节,将文旅行业对于文旅人才在知识结构、创新能力、综合素养等方面的要求落实到专硕招生的笔试、面试中。将校外主体人力资源管理方式有机融入旅游管理专硕考核全过程,企业要参与重要阶段考核、担任论文导师、参加各类评优和就业指导工作。同时,要建立高校和文旅行业企业共同出题、师生横向项目支撑的校企双导师指导机制。在对旅游管理专硕人才的管理培养工作中也要全程浸入文旅行业企业的管理理念和用人思路,让旅游管理专硕人才提前适应文旅行业文化和工作环境。
三、制定旅游管理专硕产教融合评价
指标旅游管理专硕人才培养的产教融合评价指标要突出高层次、应用型和复合型导向,兼顾产教融合本质与专业硕士培养特点。旅游管理专硕培养的产教融合评价指标包括产教融合理念评价指标、产教融合机制评价指标、产教融合要素评价指标、产教融合效果评价指标等。产教融合理念评价指标是指产教融合的指导思想、理论基础和培养导向,要符合文旅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产教融合机制评价指标是指产教融合管理制度、产教融合管理组织、产教融合质量监督体制等。产教融合要素评价指标是指产教融合师资队伍、产教融合项目经费、产教融合组织架构等支撑与保障指标。产教融合效果评价指标是指文旅企业的科技研发投入和经济效益产出、高校旅游管理专硕点的师资队伍建设和学生社会评价。旅游管理专硕教师要满足“双师三能”的要求,即兼具教师与工程师身份,具有教学能力、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学生社会评价是指地方政府文旅部门、文旅事业单位和文旅龙头企业对旅游管理专硕人才能力认可程度及毕业后收入水平等,突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对社会文化发展的贡献。
时间
2025-02-20 16:11
栏目
行业动态
作者
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