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能大赛视角下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问题

        一、学校重视程度不足

        高校作为职业技能大赛开展的主阵地,现阶段却出现重视程度不足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未能与职业技能大赛契合;第二,教学内容及过程未能体现出职业能力及证书考核要求。

        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印发并施行《关于举办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的通知》后,职业技能大赛走进高校教育视野。但是,现阶段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方式仍以讲授法为主,教学方法并不丰富,角色扮演法、项目合作法、情境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等应用尚不广泛。

        旅游管理专业作为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对学生的理实水平要求较高,但是现阶段该专业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仍以教材为主,并未根据旅游企业、旅游市场的变化调整教学内容,并且教学内容过多地体现在期末考试重难点上,鲜少开展旅游服务与管理相关的职业技能证书培训课程。这导致即使部分学生想参加职业技能大赛,但是其实践水平不足以达到通过率,影响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二、学生参与主动性不强

        学生作为参与职业技能大赛的主体,现阶段出现了主动性不强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学生自主性学习意识偏低;第二,对职业技能证书认知不充分。

        随着学生进入高等教育系统,普遍无法适应高校内自主性、自由性的学习模式,导致出现专注力下降、自律能力下降的情况。除此之外,部分学生对旅游管理专业出现偏颇认知,在选择专业时缺乏完整的职业规划和清晰的职业认知,对旅游管理专业的认可度普遍偏低,导致学生学习意识偏低、学习积极性较差。就第二点而言,对于职业技能大赛,大学生对职业技能大赛证书的认可度较低,认为职业技能大赛证书是“可有可无”的存在,并且认为参加职业技能大赛会“无形”之中增加自身学业负担。即使部分学生有参与的“心”,但是长期的“备战”过程需要持之以恒的学习动力,而部分大学生由于自主性学习意识偏低,出现半途而废的情况。

时间

2025-03-07 15:30


栏目

行业动态


作者

admin


服务热线

18752593665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