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3D仿真实训室的课程教学转变
一、教学设计的转变
3D导游仿真实训室能够带给学生很好的沉浸式体验。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有别于传统教学过程的教学思路。传统课程一般使用图片和2D视频,能够给学生展示的空间范围相对受限,因此,教学中往往针对某些细节给予较多的关注,对景点的整体布局和把控有所忽视。使用了3D仿真实训室后,教师需要对教学进行重新整合和设计。
课堂中偏重讲授理论知识,强调学生记忆和背诵,学生获得的知识单一。因此,在教学设计阶段,需要整合多种教学资源。从导游应具备的各类景点讲解技能技巧出发,贯穿导游服务全过程的各项相关事务处理,涵盖导游需要掌握的所有导游服务知识及应急问题处理能力。宏观考虑学生应学应会的技能。同时,结合《旅游学概论》《导游业务》等相关课程,做好课程交叉融合,让学生能够融会贯通。
二、教学过程的转变
1.3D教学资源提升学生的创造性
传统教学中,由于受多媒体教学资源和外出实地教学不便的限制,学生往往感觉学习较为枯燥,容易产生学习倦怠。通过3D仿真实训室的使用,尤其是本地仿真资源的加入,能够让学生在实训室先进行全景仿真练习,在熟练掌握景点特点和各个细节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理解,并结合现有的解说词进行创新,发挥个人的创造力。有了仿真实训室的实训基础,在业余时间有针对性地实地考察,就能迅速找出自身的不足,进而加强回顾学习。而教师在该过程中,应强化学生的个性化指导,以免出现知识性的偏差。
2.全场景的渗透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景点讲解是一门具有审美价值的口语表达形式。这种形式需要借助有声语言和肢体语言,因而更需要在课堂上既讲授有关理论又要加强口语练习,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传统的教材和资源往往是通过一个个知识点进行讲授,学生学习时,前后内容往往被强行分割,形成断点,使得学生在实景中无所适从,在语言上出现断层现象,不能将知识点有机地串联起来。而通过沉浸式的3D仿真教学,教师和学生就跳出的传统教材和资源的种种限制,可以就教学内容进行全场景的模拟实训,通过全过程的体验,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时,将知识融会贯通。
3.增强情景体验提升学生的自主能力
传统的情景教学是基于单一的图片或视频进行的,经常会出现需要学生自己通过想象完成相应任务的情况。这时,学生由于受自身知识所限,不能将情景完全正确地反映在脑子里,导致任务完成的结果与实际有所出入。
而通过3D仿真实训室,能够改善传统情景教学的不足。3D仿真实训室的全景虚拟展示能反映出实景中的各种细节,学生通过对细节的捕捉,参照原有教材,对所学内容进行丰富和补充。同时,借助互联网,在景区更新布景设置时能第一时间得到相应信息,防止出现因照搬教材产生的信息滞后问题。学生能够直观感受到3D仿真实训室的增强情景体验带来的优势,转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时间
2025-03-17 14:17
栏目
行业动态
作者
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