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措施
一、拓宽资金获取渠道
首先,实现资金获取渠道多元化。高职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对资金有着大量需求,若仅凭借学校自身力量,那么不但会加大学校资金压力,还会使建设时间较长。因此,在具体建设过程中,高职院校应该开拓思路,拓宽资金筹备渠道,加大创新力度,加强与相关企业的联系,获得社会支持,并通过相应方式创造自身效益,以此来有效解决资金不足问题。
其次,促进建设形式向着多元化发展。高职院校还应该充分发挥旅游专业优势,建立校属单位。以酒店管理为例,高职院校可以建设校办酒店,在前期阶段,学校需要投入一定硬件设施,并通过对专业人员的聘请,对市场分析、经营思路以及经营模式等进行专业指导。在校办酒店投入运营之后,高职院校可以让旅游管理专业师生凭借员工身份进入酒店,打破传统教学模式,让教师通过现场指导,保证每个学生都可以受到相应指导,并引导其有效结合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在实际训练过程中,可以采取轮岗的方式。通过这种建设形式,不但可以为旅游专业师生提供实训机会与场地,提高实际训练的效果,增强学生综合能力,还能够获得一定资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高职院校建设资金压力。最后,营造仿真职业环境。高职院校应该将就业当作导向,在充分了解市场情况的基础上,以旅游行业内在规律为依据,对校内实训基地进行合理建设,这也就意味着高职院校应该保证实训基地内的经营环境、设备设施以及消费需求等都和实际企业相同。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适应社会环境与工作岗位,为其日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同时,要想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高职院校还应该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对校内实训进行标准化与规范化管理,并在综合考虑旅游岗位与企业流程的基础上,合理布置实训任务。
二、优化校外实训基地
除了上述校内实训基地,高职院校还应该对校外实训基地进行优化,并做好监督管理工作,保证学生可以通过亲身实践得到一定收获,从而促进学生健康发展。首先,对合作单位进行合理选择。对高职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而言,在筛选合作单位之前,应该制定科学、合理的资质选择标准,并在选择过程中严格依照这一标准,与有着一定规模、管理制度完善、运营情况良好、社会责任感高以及实习管理规范的相关企业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真正做到宁缺毋滥。同时,要想与这样的企业保持长期合作关系,高职院校或者是旅游管理专业学院的工作人员应该加强和企业的交流、沟通,促进双方相互了解,并在这一基础上,建立牢固信任关系,逐渐拓宽合作范围,最终把相关企业发展成协作型的实训基地。这种实训基地主要有真实感强、训练内容多样化以及建构成本低等优势,在具体实训过程中,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可以促进自身实践能力、交际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提升,并积累一定工作经验,有利于其毕业后更好适应工作岗位。
其次,实现合作办学。高职院校应该把学生就业率提升当作教学目的,加强与旅游企业的合作,实施订单式培养,并通过合作办学方式,对高素质旅游人才进行培养。对于实习学生,高职院校应该在综合考虑学生意愿与企业要求的基础上,合理安排学生实习计划。相关旅游企业应该派遣专业人员或一线人员对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进行培训,传授自身经验,并做好顶岗实习安排工作。高职院校则应该尽可能满足旅游企业实际用人需求,对实习时间进行灵活安排,并适当调整教学内容与方式,保证不同年级的专业见习与实习模式存在差异。在实际见习与实际过程中,高职院校应该加强与相关旅游企业的交流与配合,从全方位、全过程对学生具体情况进行监督与指导,以此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最后,完善管理制度。高职院校与旅游管理专业学院还应该加强对顶岗实习学生的重视,做好相应的指导与跟踪工作,并结合实际情况,对实习计划进行适当调整,让学生在获得相应专业指导的基础上,有效解决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实际实习中,指导教师应该合理布置实习任务,要求学生以认真、负责态度完成实习报告,并引导其对经验教训进行有效总结。同时,还应该严格依照相应标准考核学生实习工作,让学生正确认识并重视顶岗实习活动。另外,还应该对实习规章制度进行完善,如劳动事故处理方法、奖惩制度、动员组织工作、报酬以及效果评定等。
三、提高教师素质
在对实训基地进行建设时,不仅要重视硬件设备,还要重视软实力,即应该建设专业素质高、实践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团队,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理想实训效果。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努力提高指导教师的综合素质。一方面,高职院校应该通过定期培训的方式,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同时,还应该通过安排教师到相关企业中进行锻炼,让其了解到行业发展动态,并促进其实践能力的提升,使指导教师真正成为双师型教师,从而更好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还应该积极聘请专业人员或者是经验丰富的一线工作人员,让其以兼职指导教师的身份,参与到具体教学活动中,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
时间
2025-04-03 14:02
栏目
行业动态
作者
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