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仿真技术应用于旅游管理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自20 世纪90 年代以来,虚拟仿真技术因其强大的人机交互手段,与多媒体教学、网络教育共同被看作是教学领域的重大创新,成为教育信息化研究和实践教学应用的热点方向。虚拟现实技术在教学上的应用,促进了教育手段的现代化、信息化。2018 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开展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的建设工作》的通知,以进一步推进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实验教学项目、拓展实验教学内容广度和深度,延伸实验教学时间和空间,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对于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虚拟现实技术日趋成熟,并且已经逐步应用于教学领域中,具体包括虚拟仿真实训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虚拟仿真实训的教学模式研究等。

        ( 一) 虚拟仿真教育技术的优势

        虚拟仿真实验与传统实践教学形式相比,其优势更加明显: 第一,虚拟仿真实验的自主操作性强,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第二,虚拟仿真实验能够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灵活性强,受众更多; 第三,虚拟仿真实验能够实现高成本与不可逆的实践操作; 第四,虚拟仿真兼容性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可同步实施,教学效果更加明显; 第五,虚拟仿真实验可开放共享,解决教育资源分布不均,重复建设的问题。

        ( 二) 虚拟仿真教育技术的功能

        ( 1) 漫游功能。学生可以在虚拟的环境中开展自主漫游,全面熟悉岗位工作环境,了解岗位工作所用设施设备,全方位推进实践应用。

        ( 2) 演示功能。学生可以在虚拟的环境中直观了解相关工作岗位的操作流程、操作步骤、各项设施设备的操作方式以及操作错误结果的演示。

        ( 3) 互动功能。学生借助鼠标、键盘、虚拟仿真设备等设施操作,全面管理虚拟仿真环境中的事物,有效提高实训效果。

        ( 4) 考核功能。通过虚拟仿真技术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操作技能进行全面考查。

        ( 5) 综合功能。虚拟仿真的实训功能并不单一,可在系统中实现多功能的综合模式和考察,学生可在虚拟环境中完成对相关技能的系统训练。

         ( 三) 旅游管理专业传统实践教学模式的不足

        实践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教学环节,然而传统的实践教学却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主要缺陷: 实验教学手段局限,情景教学难以实现; 实验教学主体单一,以学生为认知主体的模式无法实现; 实验教学成本高、风险大,无法反复实地训练。旅游管理课程的传统实践教学内容枯燥,形式单一,严重阻碍教学质量的提高,对于旅游实验教学来说,“身临其境”的实验环境要求至关重要,而虚拟现实技术的沉浸式模拟和实时交互有效解决了传统实践教学的困境,有助于弥补教学模式上的缺陷。

        旅游管理专业作为实践性较强的专业,目前的实践教学课程却存在情境带入差、互动不足、理论与实践脱节等现象。借助于VR 技术的特点与优势,针对旅游实践教学的特殊性与教学需求,采用基于虚拟现实技术开发的旅游教学实训系统,实现大规模现实场景或景点的实时交互漫游,更好地满足实践教学的需求。除此之外,虚拟现实技术平台还可以根据教学需求开发新的功能模块,满足不旅游专业实践教学需求的变革。

时间

2025-04-29 14:15


栏目

行业动态


作者

admin


服务热线

18752593665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