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路径如下: 首先对本专业的社会人才需求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炼专业核心能力,确定人才培养目标,进而构建有效的实践课程体系、创新实践教学模式、课程开发的同时选取虚拟仿真实验平台,进行实验室建设,开发虚拟仿真实验项目,编制实验教学资料,培养师资,并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分析评价、调查研究等方法评估实践教学效果,

        ( 一) 人才需求调研

        实践教学改革的第一步,是对旅游管理专业的社会人才需求进行调查与分析。调研结果基于招聘网站的大数据分析以及旅游企业访谈,调研显示社会对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围绕专业知识、专业能力、通用能力三大方面,其中专业能力主要包括旅游产品的独立开发能力、旅游企业运营的业务能力、酒店相关部门的经营管理能力等,通用能力主要包括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等,从调研结果可以看出企业需要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的人才。虚拟仿真技术能够改变传统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激发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成为企业需要的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 二) 培养目标确立

         在人才需求调研与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旨在培养适应旅游产业发展需求,掌握现代管理理论和旅游管理专业知识,熟悉旅游企业运营管理,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能力,培养学生能够胜任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咨询公司、旅游规划策划公司、酒店等相关旅游企业的日常业务管理、运营管理、产品设计、旅游项目策划、网络营销与推广等工作的领导者和管理者。

         ( 三) 实践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创新

        利用虚拟仿真技术特点,基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构建“虚实结合,层次递进,内外互补”的实践教学体系,开发虚拟仿真实训课程,选取虚拟仿真平台,进行实训室建设,编制虚拟仿真实践教学资源,培养师资,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建立完整的保障体系与措施实践课程中的实验渠道分为校内实验平台和开放实验平台,校内实验平台包括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软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实训室,基于校内实验平台实现单项知识点实验、课程综合性实验、专业综合性实验以及校企合作实验; 开放实验平台基于虚拟仿真资源的共享性特征,遵循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充分利用省级及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资源,开展兴趣学习实验和创新型实验。

         ( 四) 保障体系与措施设立

        实践教学的有序开展离不开保障体系与措施的设立,需要建立实践教学支撑保障体系,与企业合作,为虚拟仿真实践教学提供技术支撑,搭建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引进虚拟仿真设施与设备,培养虚拟仿真教学师资团队和技术服务团队,建立实践教学组织机构与管理制度,在建设经费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旅游管理专业实践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改革,优化了实践教学环境,促进了教学成果转化,提高了学生专业应用能力,包括专业核心能力、跨专业能力、职业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等。虚拟仿真实验与互动式教学相互促进,与学科专业实践能力大赛联动,与校企合作项目互动,与学生创新创业和就业深度接轨,强有力支撑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改革

时间

2025-04-29 16:29


栏目

行业动态


作者

admin


服务热线

18752593665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