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平台的开发与实现
为了迎合当前技术改变生活的时代和酒店数字化运营的趋势,摆脱酒店管理专业校内实训受资金和场地等资源的限制,满足酒店管理专业培养具有酒店运营策划、设计、系统操作及数据分析等能力的中高层管理人才的需要,通过开发酒店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平台以实现酒店管理专业教学内容模块、课堂教学、实验实践教学、课外实训等教学环节与虚拟仿真教学的无缝和流畅融合成为当前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和难点。酒店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平台通过模拟和策划酒店经营的环境, 为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提供临场感、交互式和沉浸式教学体验和学习体验。该平台将虚拟现实技术(VR)和多人交互技术(MMORP)融合,超越传统虚拟现实平台,能够实现人机对话交流和虚拟现实场景的“人机一体”和身临其境的三维立体效果。
从酒店管理专业教学的现实环境来看,酒店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平台需要在仿真教学内容、虚拟实习实训、教学资源管理、经典案例讨论、重点知识归纳总结、教学效果检验、辅助考勤管理等各项功能方面实现教材、教师、学生等三个角色的统一以及与线下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无缝对接。教师在该平台的支持下,能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更为形象和具体地向学生生动的展示和讲解重难点知识, 尤其是流程性知识。学生可利用该平台在学习过程中分阶段、多步骤地将视听认知和动作行为结合起来,实现对酒店管理知识点和技能要点更为牢固的掌握。因此,在设计层面要突出酒店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平台的需求分析和框架模块设计。
一、酒店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平台的需求分析
(一)平台总体分析
酒店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平台结合酒店管理专业的业务知识、技能要点、管理流程、服务礼仪等课程要素,将其模块化并设计教学环节的情境模拟。平台以辅助教学和实践为出发点,注重理论性、层次性和实用性相结合,运用情景互动案例说明问题,以实现易操作、易教学和易学习的目的。该平台需要在促进学生熟练掌握课程知识,培养学生利用信息(知识)解决相应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及在深化学生的职业认知度等方面有更深入和更流畅的表现能力。即是说,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利用该平台可以采用音视频相结合的多维教学模式,更为直观地形式向学生讲解和演示酒店业务操作过程、业务处理和管理实践等专业知识, 能够有效解决解决当前酒店管理专业课堂教学讲授过于抽象的教学问题。其次,酒店管理专业的校内实训课程由于受到场地和资源的限制, 无法为学生提供应景的实训内容, 平台的实施要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分阶段、多步骤的了解和掌握实训的知识要点,通过试听认知学习与行为操作体验的融合, 有助于解决由于资源和场地限制导致的专业教学临场感不足的问题。
酒店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平台一方面要节约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和实训课程资源的投入, 有效的促进教师的教学改革和学生对知识点的熟练掌握,缩短学生在实习初期的熟悉时间。另一方面,也要规避实训场地的硬件投入相对较大,以及适应随着课程知识的更替进行灵活调整的现实需要。平台建设要具有很好的灵活性和针对性。
(二)平台架构需求分析
酒店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平台架构从技术层面需要采用C/S 架构,互联网或局域网搭建,具备服务器安装与配置、数据建模、数据库管理。平台依托高星级酒店实际操作流程及真实的3D 场景, 在后台程序的支持下真实的还原现实酒店场景,支持多人交互、多媒体(图片/视频)演示、实时互动等功能。平台能够完整的再现现实中的五星级酒店景观, 包括外部结构和内部结构,以及各种辅助设施的布置,可360°全景全方位虚拟体验。同时可通过模块化的选择以实现对酒店主题和空间环境的灵活组合, 辅助学生掌握酒店空间环境设计与布局的能力。最后,平台还需要真实模拟操作星级酒店运营的整个流程,实现流程分析和再造的能力训练。
考虑到3D 场景的数据量非常大,选用C/S 模式布局在本地能真正发挥酒店情景教学、数字化模拟运营以及利用该平台进行虚拟仿真教学的改革与研究等职能。具体而言,客户机(C 端)主要工作是图像的渲染和用户操作的界面,负责向服务器或应用程序服务器发出请求。服务器(S 端)主要工作是响应来自客户端的应用请求,负责对请求进行处理,并实现多人在线应用交互。
(三)平台功能需求分析
酒店运营的核心在于一线的前厅、客房和餐饮业务,对应于前厅管理、客房管理和餐饮管理等三门专业课程。以该三门课程为例,酒店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平台从功能角度,需要将课程内容体系化,并将核心的知识点模块化。每一个模块包含特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流程。流程要通过点击行为交互和文字、图片、视频、音乐等手段呈现出来。前厅、客房和餐饮服务与管理的流程要依托主流酒店服务与管理流程进行元素设计,这些元素能够实现动态的调整, 便于学生通过专业分析对流程进行设计和再造。同时, 平台能够支持教师进行在线资源共享、资源编辑,开展课件开发和精品线上线下课程建设。从场景设计角度,平台功能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完整在线真实酒店景观,包括外部结构和内部结构,以及各种辅助设施的布置、在线营销、虚拟体验,能够实现功能演示、交互学习,主题空间环境的设计。其次,支持多人在线交互,如动作交互、视频音频交互。第三,服务流程展示和点击行为交互。第四,360 度场景。模拟主流酒店标准化业务流程,通过通过鼠标、键盘的简单结合, 可以方便灵活地实现自主漫游:前进、后退、左转、右转、左平移、右平移、上升、下降、仰视、俯视等一系列漫游操作,并可自由控制浏览运动的速度。能够实现对流程元素的混合组合,培养学生业务流程设计能力。第五,自由游历及音画渲染功能。在虚拟场景内自由游历,通过控制速度、方向、观测角度、高度等游历模式,也可对特定景物进行细节聚焦、360 度展看。最后是配音、解说功能。
(四)后台管理功能需求分析
酒店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平台后台管理功能根据专业教学应用环境的需要,至少需开发七个板块的功能。首先是业务编辑功能。平台通过提供业务编辑器和服务器启动器等管理工具, 方便教师编辑酒店管理专业课程教学资源,编辑酒店服务与管理操作流程。同时协助教师进行课程开发和精品课程建设。其次是服务器管理。教师通过点击服务器启动器,启动服务器,实现多人在线交互。教师可对服务器系统管理,实现学生情境模拟的角色配置,保证学生顺利完成模拟,并对学生模拟情况进行后台查看、分析和管理。第三,突发事件设置功能。根据教学要求,可利用多种形式(如视频、图片、音频、实景相片、文字资料等)设置酒店服务场景常见突发事件触发内容,以实现学生在课堂或课下线上的讨论。设置上要实现对各类提示信息、各种聚焦点、事件内容进行增加、删除和修改, 并且可在场景任意位置播放视频文件和图片。第四,链接与调用。要求系统预留多媒体环境接口,实现通过与其他多媒体系统的链接,实现更多形式的多媒体融合,体现较强的系统扩展功能。第五,支持二次开发。平台开发要预留额外的空间,满足系统的可升级性和可持续性需求。第六,参数设置。平台要提供功能齐全的参数设置选项,比如流程模块选择、场景空间3D 模块选择、漫游速度、视角、场景亮度、雾化效果、碰撞检测、显示模式等。可以让学生根据课程虚拟实训主题或项目进行个性化定制创新的场景界面和操作流程。最后,独立保存。教师可按照实际教学需要,截取各种场景路线进行打包,并生成独立的场景文件,形成内生性教学资源,丰富平台的教学资源。
时间
2022-12-13 14:32
栏目
新闻中心
作者
admin